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6-13 20:55:48
有关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篇

有关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浏览庐山为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所激发,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强烈热爱之情。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为瀑布衬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点题。诗人视线由上而下,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河流挂在山前。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崚。全句写出了瀑布之高、之急。使人身临其境。

末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以天河落地的奇思妙想,写出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及雄伟气势,可谓神来之笔。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层,即常说的九重天,九天为第九层,是最高处。此处,“九天”与“三千尺”对应,更增添了瀑布的磅礴之势,

这首诗从遥看到疑是,见景生情,由实而虚,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把庐山瀑布之壮,推向神奇、瑰丽、高远的境界。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也是李白山水佳作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尺” “疑”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境。

说教法、学法

一、 让学生带着体验学

通过图片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头脑中获得对庐山瀑布鲜活的立体印象,在初步感受庐山美的基础上,体味诗人与他们相同的情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跨越理解古诗的障碍,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理解诗歌,体味诗情。

二、 让学生自主地学

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获得香炉峰云雾缭绕、瀑布垂挂山前的直观印象基础上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继而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群策群力,最后大堂交流,鼓励畅所欲言,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三、 让学生在点拨中学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的理解会形成不同意见,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四、 让学生在品读中学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体会李白诗歌想象的神奇,大胆过人的夸张,酣畅淋漓的文字,豪放飘逸的诗情,从而更有激情地朗读。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我们班的同学爱读诗,爱背诗。今天你们愿意给在坐的老师背几首诗吗?

1、 背诵《山行》、《忆江南》。

2、 这几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几首诗都是写景的,都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苍茫无垠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孕育着无数的诗情。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 读诗题。

2, 介绍作者。李白:唐代伟大诗人。

3, 解诗题。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什么景色?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

介绍庐山: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在江西省境内,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 看图片,感悟美。

1、 看图片,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吧!

2、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在古代描写庐山瀑布的众多诗篇中,李白这首诗最有名,让我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它的美丽壮观吧!

四、 读诗句,学生字。

1、 自由读,读准字音。标出:“尺” “疑”。

2、 指名读。

3、 齐读。

五、 读思结合,交流悟诗意。

1、 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

2、 汇报自学情况。注意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

3、 师讲诗意,生答诗句。

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意思。

5、 读全诗,体会诗的意思。

6、 你觉得瀑布怎样?赞美一下它好吗?

7、 我们用最凝练的语句,最巧妙的比喻来形容庐山瀑布的壮美,那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 小结全诗: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我国有很多风景名胜,庐山是其中之一,庐山还有许多美景,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庐山美景图片)

同学们,庐山美吗?祖国美吗?我们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诗句吟诵她,用最美的歌声歌唱她吧!我们一起来唱出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吧!

七、 作业布置:

1、把这首古诗改写成描写景色的片段。

2、再搜集几首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读一读。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雷雨》,它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是本册书第五组的第二课,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本课的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方面:

1、知识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 ……此处隐藏4466个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我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引导学生介绍文本中最喜欢的天然指南针”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对比等方法攻破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产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善于观察的情感。充分发挥孩子的收集处理信息、感知想象、朗读感悟的能力,真正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8个字,并读一读有关他们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设计环节分为“揭示课题──直接导入;复现字词──渗透方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细细品味;回归全文──阅读积累;课外延伸──培养能力;总结全文──激发兴趣”七个环节。

“揭示课题──直接导入”这一环节就是本课的导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心理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

“复现字词──渗透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利用大屏幕的呈现给了学生一个视觉的冲击,并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字,同时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随机渗透识字方法,如学习“盏”字时我提问:“怎么记住盏字?看到它你还想起哪些字?”之后我追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生:熟字换偏旁);再比如学习“稠”字时我提出:“结合生活说说什么是稠?”(生:喝的粥很稠,田里的小苗很稠……)接下来我追问:“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生:稀);这样复现生字词,不是把识字作为一项任务教,而是作为一扇窗,引导孩子通向识字的乐园。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识字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是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梳理,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接着我采用图片演示的方法把孩子们找到的四种天然指南针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的眼睛被颜色鲜艳的剪贴画吸引,上课伊始边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同时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再读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天然指南针进行介绍,这一问题的抛出尊重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接下来的“精读课文──细细品味”这一环节,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我不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如学生介绍“北极星”时,先说说如何利用它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随后我追问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北极星乐于助人、神奇,可能会说因为

北极星能帮我回家我很感激它。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感受读出来,有效进行朗读指导。随后我问学生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是教学的重点,当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时,我通过课件展示把学生带进美丽的夜空中去,和学生一起在星空中找北斗七星,认北极星,辨别出南北方向。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已融入文本,教学重点巧妙突破,随机进行配乐朗读,让孩子们在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语文学科的乐趣。

最后我在课件中出示“北极星北斗星”小儿歌,不仅引导孩子从儿歌中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再如学生汇报积雪这种天然指南针时,我采用了说方法、做实验、看课件、读感受、做填空的方法引导生自主学习文本。“沟渠中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还是北面?”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我把传统的实验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手势演示屋顶和沟渠积雪的融化过程,通过形象的演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在对比实验中理解了教学难点。随后的课件演示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冲击,这无疑是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我出示填空训练,帮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内容进行了疏理。在处理大树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观察图片找发现的方法。处理太阳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孩子们在模拟的动画中感受太阳的忠实,感受早、中、傍晚树影的变化规律,生动的画面早已胜过有声的语言。

“回归全文──阅读积累”我提出:喜欢课文的哪一小节就来读一读,想背的背背。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帮助学生整理全文,又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朗读积累的空间,学生是演员,教师充当观众,学生背诵文本时的背景音乐是“笛快”这首曲目,舒缓、柔和的格调设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积累氛围。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用有声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看到的、从家长口中听到的、从课外书了解到的关于指南针的资料。学生的表现另我感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我钦佩,可见在交流中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习热情高涨!

“总结全文──激发兴趣”这是本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用朴实诚恳的语言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为课外阅读和学习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准备了图片、课件、实物和背景音乐等媒体,适应了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考,生成联想,掌握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体验和感知为主,通过交流实验等方法,掌握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上重视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但不忽视过程与方法和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我注意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同学习、同感知,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和谐,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突然从心里升出一种感动,因为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课堂的今天,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更看到了孩子们藏在心里的探究愿望。

所以,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语文课上得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味,并且让孩子们更喜欢。

《有关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